你居住的地方有「社區大學」嗎?你在社區大學裡上過哪些課程呢?
我們在執行《北辰》的編輯採訪計劃時,訪問到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楊志彬秘書長。楊志彬秘書長提到,社區大學的重要的任務是建構「區域型學習網絡」。為了在地方經營社群,楊志彬秘書長提到,社大工作者的核心能力中有一項是「#進入地方的技藝」。一方面,工作人員要懂得領略在地生活滋味,感受地方文化的生命力。例如:拜訪菜市場或是參與地方節慶活動都和在社大辦公室上班同樣重要。另一方面,工作人員要學習將進步的理念、知識以及大的社會問題放到實際的地方脈絡下加以分析,找到和學員的狀態接枝的方法。透過學習設計將公共議題和進步理念經由學員的學習實踐,扎根到基層社會的土壤中。
在楊志彬秘書長的想法中,培養關心地方的公民才會關心並活用地方知識,進而在參與地方行動以及討論地方公共議題的過程中產生新的地方知識。因此,培養積極公民與地方知識的生產與應用——也就是地方知識的收存取用——是整個地方公民社會發展的一體兩面。
這篇真的太精實,全篇都是重點,一定要點入文章好好閱讀啊!
https://vocus.cc/article/5fe0380ffd897800012e9b2c
▌本篇文章出自《北辰》季刊 Vol.4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發行人|高平洲
編輯委員|陳惠姝、陳玉惠、曾敏菁
執行單位|見域工作室